海棠书屋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457章 造势,破势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电影推荐:辣妹神探(天天影院) 
热门推荐: 学长我错啦(H1V1吧?)暗许(1v1 年下)星帝睡前一篇小黄文桃花煞养尊处优的女仆大人

第457章造势,破势

在江湖幕府和毛利辉元、岛津义弘这些人眼中,大明这次似乎足够有耐心。

真正的“合战”还没来临,这时自然不会有任何和谈的可能。

幕府也断然不可能直接低下头,给那些还不甘认命的外样大名一个借口。

但战场毕竟在最西面,是外样大名力量最集中的“边陲”。

对前线那边的情况,朱常洛已经放手让他们做主。沈有容想用那些海盗,就让他用去,他知道轻重。

田乐更加知道。

今天他照例教导朱由检。只要他在京城里,每月总有这样的三堂课。

“爹和枢密院拟定的方略为什么要这样,你说说看。”

这些课现如今都是问答式了,朱由检已经度过了只打基础的阶段,现在需要的是更加具体而深刻的认识——以一件件事为例。

“父皇说过,凡军国大事,要从势及财,再从人至责。”朱由检想了很久之后才回答,“这势,一是大明有兵仗之威,二是宗藩将士有拓土册封之志,三是报仇雪恨、剪除祸患之大义……”

朱常洛教他的,是首先进行背景形势分析,找出优劣、机会与风险。然后考虑经济状况,财力上有哪些便利和局限。再考虑人选,如果要做某件事,谁能担大任,一整个事所涉及到的各方人员都需要分析。最后才是开始去做某件事之后,要如何授权、厘清责任。

朱由检卡在了第三环:“财计方面,儿臣已经知道父皇和朝臣们想出了法子。只是人事……田老太师和西凉侯固然是不二之选,但如今西凉侯病重,田老太师也年老。儿臣不明白,大军既已开拔,为何方略不是一鼓作气?如果要等东洋舰队,北路大军先行筹备,若田老太师与西凉侯有万一,也不必临阵换将。”

朱常洛微微点了点头:“这人事方面,你不仅要看这边的人事,还要看对方的人事。”

朱由检作为太子,如今能够接触不少信息。

他闻言试探地问:“父皇是说,倭贼那边老酋新逝,暗流涌动,机不可失?”

“是这个考虑。诸事都要因势利导,不可拘泥教条。”朱常洛肯定了他这个判断,“像这等大事,你还要学会从史册上去借鉴。倭国这百余年,他们自称为‘战国’,但实质上更像是唐末。都说什么春秋无义战、战国无君子,那仍是就秩序而言,说国战手段。但唐末之乱,武人当道,秩序荡然无存。今日是臣,明日为君,以至于赵宋得了天下非要矫枉过正、重新厘清位序。那倭国,这百余年间也有类似说法,名曰下克上……”

这父子案例分析课堂往往如此,朱常洛希望他能活学活用,懂得全面看问题,而且要懂得抓住本质、分清主次矛盾。

势的方面,大明这边要的是造自己的势,同时破对方的势。

从足利氏衰微以来,那边所谓的“战国时代”其实也分成了两个阶段。第一个阶段,那倒是更像春秋战国。幕府仍在,地方大名之间互相你来我往。这个阶段的高潮由织田信长收尾,他攻陷室町幕府、流放足利义昭,以天下人的姿态睥睨一世,却并不能从此开创真正稳定的时代。

因为旧秩序已经荡然无存,这个行为本身是一种下克上,各地方又有更多下克上的案例。如果仅仅是武力和强压,在不彻底改变旧有体制的情况下只会鼓励更多野心家。

因此很快有了本能寺之变,织田信长身死。

随后登场的是第二个“天下人”丰臣秀吉,他的“创举”却无非是对外征伐,希望用新的利益来平衡仍旧存在的诸多大名势力。这个策略的失败,不是因为他的中途病亡,是因为他们本就没这个实力。丰臣秀吉的举动,无非只是想要转移内部矛盾。

而如今的局面则是第三个“天下人”奠定的。关原合战之后,德川家固然成为了力量最强大的一方,但地方大名势力仍然没有消除。

“那武家诸法度,看似要重新奠定秩序,尊重地方领主的地位,实则手段很了得。”朱常洛向他解释着,“地方大名要参勤交代,每年来往于封地及幕府之间,地方实务谁来打理?”

朱由检有些恍然:“父皇是说……那德川家是要用这个法子,让那些地方大名空有其名?”

“不错,长此以往,幕府实质上是在帮各藩家臣集体下克上,掌握地方实权。”朱常洛笑起来,“德川家康是个老狐狸,他这一招用下去,若是没有外力打破这个势,他还是能成的。毕竟打了这么多年,幕府已经有了足够压制地方大名的力量。这样下去,幕府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强。藩领嘛,钱粮都要在参勤交代上,地方实务还顾不上亲自打理。反而他们的家臣得了好处,不少都会心向幕府。”

如果再有什么大名犯了事,被改易甚至除封,德川家的江户幕府体系可以有越来越多的谱代大名,不断扩大自己的实控范围。

“父皇的意思是,枢密院定下这方略,是要逼得他们不能从容施策?”

“没错。他们用的是滴水穿石的稳妥法子。大明兵锋既至,因而未发,他们就无法这么从容了。若你是那幕府大将军,此时担不担心仍未控制的边陲重臣投诚大明?”

朱由检点着头,那是肯定的。

“丰臣秀吉想通过侵朝鲜及我大明国土稳定威望、封赏诸勋。如今大明兵锋既至,德川家又多了一种选择:只用在他们熟悉的地盘抵御住大明,他还愁什么地方不服?大明提前发兵,无非是多耗些钱粮。但现在既展露过兵仗之威夺了对马,又并未真正与之决战,将来无非两种局面。”

“一种是他们先乱了起来,有人投诚,有人不满幕府调派。另一种就是幕府蛮横压制,陈兵前线,胜则从此鼎定,败则元气大伤。”

“正是这样。大明最不想见到的局面,反倒是他们齐心协力,不计较一时得失,欲凭地利步步为营诱我官兵深入。”朱常洛笑呵呵地看着他,“现在你明白,为什么得用田老太师吗?”

“他压得住将士贪功渴战之心!”

朱常洛看着他,一直没有再开口。

朱由检被他看得不自在,微微低头:“父皇,儿臣……可是说错了?”

“没说错,一直说的都对。”朱常洛叹了一口气,“他们教得不错。”

朱由检心里一震,站了起来准备认错。

朱常洛摆了摆手:“你是太子,老师们将来也是你的臣下,他们的智慧便是你的智慧。但既然这件朝野都议论的事情你已经想通透了,就不必在朕面前还装作有不懂之处。另外,你更需要的是有自己的认识,自己的判断。”

“……儿臣明白了。”

“爹不会担心你优秀,爹只怕没把真正的道理教会你。接下来问你下一个案例,你通盘思索。若有不知道的情况,爹会告诉你一些实情。这大明银号的设置,你谈谈你的看法。”

大明天子已经在为培养他的继承人而投入更大的精力,而交趾的郑松正为如何处置他的继承人而烦恼。

那一日的险象,他如今回想起来仍旧会后怕不已。

若非自己乘坐的巨象忽然恰巧扬起了长鼻,那一支劲弩所射的弩箭必定直扑自己面门。

此刻他的面前,既有被捆缚跪地的逆子郑椿,又有被亲卫包围着的黎维新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